日本大阪大學金子真教授(機械工學)所帶領的團隊近日宣布,他們成功研發(fā)出通過測定血液中紅血球的“硬度”,來進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患病風險評估的新方法。具體成果已刊載在瑞士知名科學雜志的電子版上。
研究人員表示,希望能將該技術應用在疾病診斷器械上,并會與醫(yī)療企業(yè)合作展開實用化研發(fā)。
血液由紅血球、白血球、血小板等物質構成。紅血球的尺寸普遍在6-8微米之間,健康人士的紅血球十分柔軟,即使是在極細血管之中,也能夠通過變形保持流動。如果長時間處于飲食生活混亂狀態(tài),紅血球會變硬,在血管中的流動也變得不再順暢,這對負責輸送血液的心臟來說會造成多余的負擔,讓心肌梗塞、腦梗塞等疾病的患病風險升高。
研究小組在微芯片中安裝3個種類的細管,這些細管的直徑均在3.5-4.5微米之間,與極細血管尺寸相似。在實驗中,小組成員分別向細管中注入心臟病患者及健康人士的血液,并使用高速攝像機拍攝紅血球通過細管的速度。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心臟病人較硬的紅血球與健康人士相比,通過細管所花費的時間要更長。